赵瑾雅的作品很具有辨识度。半透光、近乎磨砂的质感和色彩的曲线式变化基本可以组成形容赵瑾雅作品的关键词。
赵瑾雅曾在多次采访中提到,对于玻璃创作的喜爱源于大二时偶然的一次国际玻璃展。她对玻璃的最初印象是“晶莹剔透般流动的固体”,玻璃的半透明度让她看到了一个物品对于万物的包容性,将其表面喷砂亦能观看到这件物品的可塑性,这让她开始对玻璃着迷,上瘾。而最终选择玻璃吹制的方向,是因为赵瑾雅感受到了和作品本身的亲密。从身体里呼吸出的气体,将玻璃吹至膨胀,就像“我身体的延伸”。
她还拥有很多“第一”的身份: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第一位中国政府公派留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玻璃艺术界最重要奖项“李宾斯基”奖第一位中国获奖者,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大学玻璃工作室艺术家驻场项目十年来邀请的最年轻艺术家,其作品被媒体评为最值得收藏的青年艺术家作品之一。
在赵瑾雅的大部分作品中,你都能看到渐变和层次的完美平衡。但这项技术并不成熟且难度相对高,所以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色彩的鉴定和研究,如控制色彩的量、温度、吹制玻璃的力度等方面来实现可控的渐变。团队协作也是决定作品是否能完美完成的关键因素。“有一次有个朋友过来现场看完了整个制作过程,说我们四个人仿佛是一个人,当玻璃到了炉子门口,门会‘自动’打开,然后又会回来递到你手边。”经过近七年的磨合,赵瑾雅和她的团队已经配合得十分默契。
因为成本高、需要团队高度默契配合、失败率高等原因,国内目前用吹制工艺制作玻璃作品的人比较少,所以配套工具不是很齐全。
“吹制过程十分考验心态,你要在高温时瞬间决定玻璃的形状,然后反复加热,没有工具其实很难做成功,团队的李老师就很厉害,擅长用各种材料研发我们自己的工具。”
因为热爱,赵瑾雅和她的团队不惧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作品。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看到艺术家、藏家停留在作品前欣赏,思考并和自己产生共鸣时,赵瑾雅觉得一切都值得。
让更多人了解玻璃艺术
对赵瑾雅来说,玻璃是一个流动且变化着的存在,那些流动感就和她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一样。
“玻璃非常包容”,当一件玻璃作品放置在一个空间内,就会和其中的光影、环境产生交流。
而赵瑾雅也认为玻璃吹制,将气息吹进玻璃的过程,使她的气息成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作品与身体的交流就这样产生了,既让她的身体与作品连接,也是她的情感的一种无尽延续。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国外学习,虽然有时差,但当很多人找到我,希望能够采访我的时候,我都会答应。我认为接受采访,让更多人了解玻璃艺术,就是我传播玻璃艺术文化的方式之一。
我希望通过我对玻璃的理解,我的作品和人产生的化学反应,让更多人欣赏到这种纯粹之美。”
每个艺术家都会对自己的作品赋予期许,赵瑾雅也是,她希望能在作品中带给观者一些思考,她不会将作品局限在自己的表达内容里,而是希望大家能读出他们自己的心情和故事。所以当一件作品放在展台,与观众形成共鸣的时候,她才会觉得作品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整。
在赵瑾雅手中的玻璃不再是模样单一的作品,它变得无比鲜活就像拥有了生命,即使不懂艺术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中国玻璃艺术只有短短二十年时间就已诞生获得国际大奖的青年艺术家,未来我们一定能看见更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